主站

切换分站

热门排行
相关推荐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政治考试大纲


2022/05/25 16:20 云南 4472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云南省招聘中学政治学科特岗教师考试,是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中学政治学科特岗教师的选拔性考试。因此,全省中学政治学科特岗教师招蹲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大纲体现从事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考核要求,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录用中学政治学科特岗教师提供参考。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准确地理解政治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涉及的基本概念的定义。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改治、经济、法律、哲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基本原理。

3.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图表等形式中准确、全面地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哲学、政治、经济、法律、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学科知识,经过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过得,正确地分析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4.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观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阐释和评价。

5.恰当运用政治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法通畅、观点正确地描述和阐释。

三、考试时间、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试形式:闭卷,笔答。

3.试卷满分120分。(其中专业基础知识部分80分,教学技能20分、教育学心理学部分20分)

4.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部分考试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含问答题、评析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等题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数:选择题分数约占50分;非选择题分数约占50分。

这卷各部分内容在全卷中所占分数比例:

内容

占全卷比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17%

大学(法学概论》

约17%

大学仲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约8%

高中《经济生活》

约 8%

高中《政治生活)

约 8%

初中思想品德

约21%

重大时事政治

约4%

教育学心理学

约17%

四、考查内容

中学政治课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主要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翠相关教材知识,高中思想政治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政治课教材的主干知识为主要内容,兼顾中学政治课教学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

1.大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品质。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时空存在方式;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3)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辩证联系的主要特征;普遍联系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辩证发展的实霞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及其核心。

(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基本范畴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中的复杂多样性;辩证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因和结果;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

(5)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实践到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6)真理和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价值及其特点;价值评价及其标准;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7)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

(8)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法学概论》

(9)法的基本原理

本质,法的特征,法的效力,法律体系,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得监督,法的规范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法治及其基本特征,法与道德。

(10)部门法基本知识: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充法实施的篮都与的障。行级法:行改法上的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与行政块策,没

程序。 民法:民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物权制度,人身权制度,侵权责任制度。

刑法:犯罪与犯罪构成,一罪与数罪,刑罚。

诉讼法:形事诉讼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基本制度,行政诉讼基本制度。

国际法:国际法的基本概念与观念;国际法的主要领域;国际法的制定与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义好又快发展。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和究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壮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变革与完善。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或治体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建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没。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中学部分:

高中《经济生活》

(1) 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外汇和汇率。

(2) 价格

价值与价格;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企业与劳动者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劳动与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6)个人收入的分配、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7)国家收入的分配影响财改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略横节及其蔡游: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告征;宏观调控。

(9)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源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高中《政治生活》

(11)公民的政治生活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吴等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块翼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2)我国的政府我调欢好的主要频德: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改我它设行泼的要来:对被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管体系;政对的威信及其体现。

(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课代去大会及基常设机天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改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14)当代国际社会

主权国家;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时代的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初中思想品德

(15)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方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部分主要内容

成长中的我: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磨砺意志,陶冶情操;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自尊、自爱、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我与他人和集体;

  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先敬父母与长辈;调试“逆反”心理;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是一种可贵的品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平等待人。

我与国家和社会: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养成亲社会行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爆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实堵得数只国成鹅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渴意识。

《年度重大时事政治》

(17)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18)年度间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

五、参考书目

1.汪华岳主编:《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文显主编:大学《法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徐志宏、秦宜主编: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高中《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5.高中《政治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6.初中《思想品》,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云南特岗教师招考试卷《中学政治》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題干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拉美特利说:“人是机器”,代表的哲学基本流派是()

A.客观唯心主文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2.关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性②革命性③合理性④①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反者,道之动”,这说明()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4.下列列不属于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的是
A.因材施教  B.因时制宜 C.物极必反 D.对症下药
5.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规世界”,这里的“创例造客观世”指的是
A.人的意识能直接创造世界
B.意识能创造出一个指导实践的理想客体
C.人的意识能凭空建构世界
D.人在理念中创造世界
6.关关于法的特征,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①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是由国家保实施的社会规范④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民法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则④减实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依据我国《物根法他物根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下列属于用益物权类型的是(
A.抵押权  B.质权  C.留置权  D.地役权
9.我国法律规定人身权包括
①生命权②健康权(③人格权)①①身份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④
10.刑事诉訟程序包括
①立案②侦查③起起诉④审判⑤执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回避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适用回避的人员不包括
A.律师  B.翻译人员  C.鉴定人员  D.书记员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不适用于死刑的对象是
①刘某,男,27岁,贩毒y被抽时繳获冰番数千克
②王某,女,31岁,在市区持刀杀死数人,经法定程序鉴定,此人患有重度精神病
③盲人吴某,犯故意杀人锥,罪行严重
④陈某为暴器事件中的犯罪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既是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同时又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方针政策
1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经济、致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五位一体”布局的基础是()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生态建设
1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教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峯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决定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说:“我不想以最便宜的价格买最糟糕的家具,我要的是按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家具。”这说明
A.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B.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价值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D.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7.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下列不正确的是
A.思想性  B.人文性  C.实践性  D.合理性
18.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日本实行君主立完制,德国实行议会共和制。这表明
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相对独立性
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近年来,我国民告官的事件屡屡出现。下列关于民可以告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C.公民具有监督权
D.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
20.某市政府为了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21.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有
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增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④
22.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是
A.做负责任的公民  B.做全面发展的人
C.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D.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3.思想品德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是
A.学生自我评价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学校评价
24.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理念包括
①多元②主体③开放④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④  C.②③④  D.①③①
25.“千里修书只为墙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艱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
B.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如如何理解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决定力量”
27.我国政府的主要能有些?
28.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三、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題,其中29题8分,30-31題題每题10分,共28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七大首次指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行公平与效率的一,意在适制近年来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此,国家着手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非法收入,努力縮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过分悬珠的差距。


材料二:中共十八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剀,加快健全以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3分)
(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5分)

30.民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通市致府针对群众质映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七难”、,决定开展“助助业”“助居”“助助医”“助学”“助行”“助助国”“助安”这“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江重实,注重成效机制的的建立,把工作的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七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
1)运用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南通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6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原理?(4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只青蛙在见食时,不小心掉进路旁的一个牛奶罐里,域里的牛奶不多但足以让青蛙体验到什么叫灭顶之文。一只青蛙想:“完了!完了!这么高的牛奶垢,我永远也出不去了。”于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只青蛙看见同伴沉没于牛奶中,并没有沮丧、放弃,而是不断地告蔬自己:“上帝给了我发达的肌肉,就一定能够跳出去。”它鼓足力量,一次一汰奋起跃一一生命的力量与美展现在它每一次搏击与奋+中,它最后成功脱险
(1)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分析上面的寓言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道理?(5分)
(2)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难免会遇到困境,请你谈谈改变困境的有效方法,(5分)

四、教学活动设计題(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2.根据材料,完成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2)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3)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学会耕析网络等現代媒介信息,合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为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服务;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一份课堂讨论活动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活动注意事项、活动评价等要素)

教育学、教教育心理学部分

五、简答题题(本大題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但研究发现,这两者并不总是成正相关试简述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34.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试简述新教师的成长经历了哪儿个阶段?其发展途径有哪些?

六、论述題《本大題共1小题,共10分)
35.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成功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试论述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教育能力及良好的人格特征?


【以上内容由云师教育整理发布】

特岗
  • 咨询

    热线

    18082760078

  • APP

    下载

  • 返回

    顶部